close

513397.jpg

 

W7.bmp

終於,沈唐老師要來摘錄《唯識:新的意識科學》這一本書了,下筆有些忐忑。

畢竟閱讀的過程,是個人的生命領悟,我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再做任何詮釋,而且,如果可以,會建議你閱讀全文避免我的斷章取義,也因此採取「書摘」方式,明確標註原文出處,頂多,搭配我的個人體驗,讓同學們在字裡行間搜尋,能夠找到正確的路。

 

大家還記得今年4/10()沈唐書齋曾經邀請 徐明武博士來談「意識的層次兼論ICU圖卡的準確性」一課。

透過腦波測量,我們知道有不同的意識狀態:醒著、作夢、深睡無夢。

但楊定一博士在《全部的你 The totality of you》還提到一種意識的狀態,是不受到念頭(Thought-form)的限制,可以超越人間的制約和侷限,他說這叫做「醒覺」,而在《唯識》這本新書裡,則更進一步闡釋,醒覺=開悟=明心見性(P.347),這些,終於超越我們頭腦所能理解的範疇了。

 

在沈唐老師所寫的工具書《一秒鐘預見你的下一步》第234頁「W7-意識創造實相」有寫:「因為我們並不是任憑自己潛意識擺布的東西,而人們在面臨外力的時候也不是毫無招架能力。」

W7」說明外在的世界是無常,只有內在的世界是永恆,與《全部的你》《唯識》核心觀點同步。

 

然而,我們要用侷限的腦來理解無限的心,這恐怕很矛盾吧?!

沒想到,楊博士也為我們找到了解答,那就是–在有限的意識中,也存在無限的意識。

 

因此,讓我們來開啟《唯識》吧!

 

P.34物質是一種觀點,不是一種東西。P.346有再強調一次,因此同列在此處「物質,最多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,或捕捉資訊的機制。」

 

P.38物質反映你看世界的方法。侷限的腦也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,它最多是一種認知的方法,或看東西的方式。

 

P.40雖然如此,物質對你我還是存在。

 

P.41你所面對的人間,本身也是一個封閉的系統。

 

P.42到這裡,我相信你才會理解,我為什麼認為去談物質的來源、宇宙的起源、物質和物質之間的關聯或互動機制,全部都是一種顛倒的追求。

比較正確的探討,是集中在觀察物質的主體(或前提)—這個主體是怎麼來的?它跟真實有什麼關係?是不是也要受到人間封閉系統的法的作用?它本身是不是一樣是侷限、是無常?

 

P.45大膽的假設:

有意識,才可能有物質。

有無限,才有有限。

有絕對,才有相對。

有永恆,才有無常。

有了心,才有體。不只是身體,而是任何體。

有了空,才有有。

 

P.49意識,最基本的表現,其實就是「覺」「知」「在」。這些特質,在任何念頭前就有,無論你是否在人間,它都在。因此無法透過念頭或語言來觀察。

 

P.56無限大的意識,落到一個角落,變成空間。

永恆,落到一個點,變成時間。

空,是這麼來的。

 

P.76疼自己,就是慈悲。

想跟自己不斷地合一,就是愛。

滿足自己,就是快樂。

圓滿自己,就是寧靜。

 

P.91意識,這裡所講的意識,也就是古人稱的意識海、阿賴耶、心、佛性,本身是不符合任何系統,和任何東西也沾不上邊。但很有趣,祂又包括一切。

這怎麼可能呢?因為語言本身的限制,明明說不了,卻又要表達。

 

P.97「在」是透過共振來和你互動。

 

P.101人類本身就是制約。修行,是把一層一層的制約打開。

 

P.109不需要頭腦,意識可以體會到自己,這才是唯識的核心價值。在P.346有再提及一次,因此同列在此處「頭腦,最多是意識的一種作用。」

 

P.130真正的靈性,其實就是自己。所謂的靈修,要不就是誤會,要不就還是一個大妄想。

 

P.146你可能忘記意識,但意識忘不了你。

 

P.149人間的任何人、東西、甚至理想,都沒有辦法給你長久的幸福。

 

P.160愛,意識轉變的力量。好,一切都好,宇宙不會犯錯,人間再怎麼亂,你始終知道有一個穩定的力量,在等著跟你合一。

 

P.210-221意識,到底涵蓋了什麼?

意識是一切,是全部,除了祂,沒有其他的東西。

 

P.222無明,可能遮住意識嗎?

意識像太陽、大海一樣,是遮不住的。

 

p.241平行世界可以重疊,而你可能完全察覺不到。有些世界(其實是絕大多數的世界),是落在和你完全不同的頻率,採用截然不同的機制。這樣的世界,確實很可能超過你五官所能接收的頻率範圍。

或許你可以勉強感應到,但這種感應和人間的五官接收或任何偵測方式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
 

P.307習氣(Vāsanā ),是你過去種種的經驗,透過業力所造出。

經驗,是意識組合的。

 

P.310業力和因果的展現,是可以跨越不同輩子的。

 

P.311輪迴是一生又一生累積下來的業力的展現,而且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過它。(在二元對立的原則下)

業力,也是意識組合的。頭腦也是業力的一環。

 

P.335你沒有來之前,就有意識。是這個意識延伸出一個大你、大我,而同時透過大你、大我,才有了身心。你從唯物的角度,會把沒有身心的空檔當作是死亡。但是,對意識而言,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死亡,更不用講有一個東西可以生出來。意識最多只是從祂好像有過的投射,又回到了祂自己,而不斷地回到自己。

從意識的角度來說,哪裡有什麼輪迴?

其實,什麼都沒有生,什麼都沒有死,什麼都沒有發生過。

意識,只是回到祂自己,回到沒有不圓滿過的整體。

 

P.386其實,你不需要記得任何重點。你光是接觸一位好老師,就已經受到感染。而感染的程度,比你這一生遇到的任何一個人、事、發生或力量都大。

它是在潛意識,甚至比潛意識更深的層面著手,只是你的頭腦不知道。

假如你很幸運,接觸到這樣的老師,那也是你的福報。

不光如此,你可能發現,碰到這種老師,你不見得需要把他的法做一個彙總或整理。甚至連他講的課,你接觸之後,可能根本回想不起來,只是感到一片空白。倘若如此,那麼,也就差不多進入一個圓滿生命場了。

 

P.383唯識,和這個人間有什麼關係?

你如果能夠突然領悟了唯識,也就自然會發現樣樣都是平等。你也可能會明白,在這個地球的生存,其實是過去業力的組合,而在無明中透過二元對立所建立的。

你既然清楚了,也自然會問自己,為什麼不現在就放下分別、放過競爭?為什麼不互相合作、互相支持?

也就這麼簡單,只是這一點心態徹底的轉變,地球的命運、個人的命運也就改了。

是這樣,我才會認為唯識這個新的意識科學,是最能夠呼應現代人的需求。而且,對你、對我,沒有任何一門學問,會比這裡所談的唯識更加重要。

 

----

 

寫了這麼多,如果你還是一知半解,沒有關係,沈唐老師其實也是,一開始就說了,這不容易用頭腦理解,而且有許多背景知識,必須先讀《全部的你》,所以,下一篇沈唐書摘,我們就回頭來看這一本在2016年就已經出版的書《全部的你》,正好書齋也有。

 

最後,在《心經》中,有這樣一段話:「心無罣礙,無罣礙,故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

古人的智慧,很早就告訴我們,一切你以為的,都是顛倒的。

513395.jpg

沈唐 我懂你

I See You.

https://icucard.com/ 潛意識溝通學院 官網

arrow
arrow

    沈 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